1999年,九镇合为三镇
- 片头:
1999年6月,常熟调整部分镇(场)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,撤消9个镇,建立3个镇。我市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由此开始,目前常熟的乡镇数是调整前的三分之一。请听常广记者黄益琨的报道:
6月6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开部分镇(场)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调整动员大会。会议指出,调整常熟部分镇(场)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,撤消9个镇,归并1个农场,建立3个镇。
6月7日,市领导徐国强、胡正明、金元康在碧溪镇、开发大厦、梅李镇分别召开9镇1场的镇村干部及骨干企业负责人会议,对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调整作了动员。
6月23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开常熟市部分镇(场)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调整实施大会。会上宣布了市委、市政府的决定:经省政府批准,撤消梅李、赵市、珍门三镇建制,以原三镇行政区域设立梅李镇;撤消王市、福山、周行三镇建制,以原三镇行政区域设立海虞镇;撤消碧溪、浒浦、吴市三镇建制,以原三镇行政区域设立新港镇。
6月28日,梅李镇、海虞镇、新港镇正式挂牌成立。常熟的乡镇数量有所减少。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科科长王锦华(出录音)[99年9并3,由32个镇变成26个镇。]
常熟调整部分镇(场)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,有利于扩大规模,增强实力,实现优势互补,促进经济、社会整体发展;有利于理顺条块关系,促进沿江开发;有利于加快中心镇建设;有利于精简机构、人员,降低管理成本;有利于呼应城市大交通的建设,迎接新一轮大发展。王锦华(出录音)[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整合资源,整合土地资源、人才资源等,招商引资,大一点好搞一点。发展经济,形成规模,对今后的科技发展,交通发达,信息便捷这个角度来讲,有好处的。]
(2009-10-21《常广晚新闻》播出)(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,并注明来自《常广新闻》)
作者:黄益琨